3月30日,隨著最后一項賽事成績的揭曉,為期兩天的2025年“營動中國”全國青少年戶外運動技能大賽(四川站)圓滿落幕。本次大賽在成都市新津區斑竹林景區盛大舉行,吸引了來自各市區20支代表隊,500余名參賽選手、觀眾到場。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最終圣菲1隊和圣菲2隊分獲冠亞軍,季軍則被啟運光速隊獲得。
本次大賽以“營動中國?蓉耀天府”為主題,分賽場與綜合賽場的賽程設置,構建起了一套系統且全面的賽事體系。在比賽現場,擔任本次賽事組織委員會秘書長、競賽主任和總裁判長的喬梁介紹,本次大賽依據《青少年戶外運動技能等級劃分及評定》團體標準(以下簡稱“團標”),圍繞中等四級及以下難度展開設計,希望能夠通過比賽推廣團標,同時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系統化、體系化地學習戶外知識。
總裁判長的喬梁接受采訪
本站賽事的四個分賽場各有側重,將登山戶外運動與生活實踐、技能挑戰深度融合,分別為露營技能分賽場、急救技能分賽場、繩結生存技能分賽場和世運會項目分賽場。露營技能分會場以考察包括帳篷的搭建及收納技能。喬梁特別提到,在實際露營活動中,收納環節常被忽視,但規范的收納對保障裝備壽命、提升出行效率至關重要,因此在賽事評分中,收納技能占據重要地位。急救技能分會場包含急救包扎、戶外擔架搭建拆卸及運送傷員兩項,這些都是登山戶外運動中應對突發狀況的必備技能。繩結生存技能分賽場除考核 8 種常用繩結的打法外,還通過模擬多種場景,要求選手靈活運用繩結,幫助選手實現從知識學習到實際應用的跨越。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賽事設置了世運會項目分賽場,以"營動中國·蓉耀天府"為主題,創新融合世運會競技精神與青少年戶外運動特色。采用團隊接力模式,串聯三大特色項目:橄欖球投擲考驗敏捷與勇氣,飛盤投擲結合精準投擲與戰術配合,曲棍球射門融入策略與爆發力。賽道全程設置低難度障礙,既保證安全性,又通過趣味闖關激發青少年體能潛力與團隊凝聚力。通過多元項目組合,傳遞"快樂運動、突破自我"的核心理念,助力青少年在戶外挑戰中錘煉意志,展現新時代中國青少年的蓬勃朝氣與競技風采。
綜合賽場以定向挑戰賽的形式進行,共設計了20個打卡點位,其中4個為挑戰點,16個為自由點。挑戰點位分別為攀樹、溜索、皮劃艇、圍竹數數。定向挑戰賽的線路,場地范圍非常大,考察內容十分豐富,對青少年的體能、耐力和應變能力提出了全面考驗。喬梁指出,定向挑戰賽是登山戶外運動的經典項目,能夠有效鍛煉選手的地圖閱讀能力、方向感和團隊協作能力。
本次比賽,分賽場階段采取大組內積分賽制,四個大組在各自場地競賽積分。綜合賽場階段,四大組同時出發完成定向打卡,120分鐘內根據隊伍打卡點數量及權重計算積分。隊伍最終成績為四個分賽場排名分與綜合賽場得分之和,并依次排序。冠亞季軍三支隊伍也將獲得全國賽參賽資格,決賽的第4名至第8名則將獲得優勝獎。
本站的參賽選手年齡跨度較大,針對這一情況,喬梁解釋道,在分站賽階段,賽事更注重團標的推廣和參與度的提升,因此參賽條件相對寬松。而在全國賽階段,為確保比賽的公平性和專業性,將對參賽選手的年齡組別及性別配置進行更細致的劃分。
賽后,幾位領隊老師對賽事給予了高度評價。郝老師是一名巖館教練,他表示,平時巖館里的孩子們學習更多的是攀巖知識,但攀巖與戶外是分不開的,此次大賽為孩子們提供了學習更多戶外知識的機會,讓他們對登山戶外運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一名小學老師領隊談到,平時學校通過社團和興趣小組的形式,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學習戶外知識,周末也會組織戶外活動。這次比賽不僅檢驗了學生的學習成果,也為學校的戶外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年來,青少年身體健康和體育活動時間不足的問題,一直是兩會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李慧提出中小學每天保證2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的建議,引發了廣泛討論。在傳統體育運動之外,像這樣將體育活動與趣味性和生活化相結合的嘗試或許也是不錯的思路。
本次大賽為2025年“營動中國”全國青少年戶外運動技能大賽的分站賽,也是今年分站賽的首站,其他五站分站賽將會在今年8月上旬前陸續進行,總決賽將會在今年8月中下旬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