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李靜宜
日前,前英格蘭隊主帥索斯蓋特——現在應該敬稱為索斯蓋特爵士,受邀在第46屆理查德·丁布爾比年度講座發表電視演講。為紀念傳奇戰地記者丁布爾比,BBC于1972年設立以其命名的講座,延續丁布爾比"真相高于立場"的職業信條,每年遴選全球思想領袖探討時代命題。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伊麗莎白二世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查爾斯三世國王、第四任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等菁英人士都曾在這個舞臺上貢獻智識、分享觀點、剖析現象。縱觀歷屆丁布爾比講座主講人名單,思想領袖、政界精英、商業巨擘、文學巨匠、社會運動先驅等薈萃一堂。足壇人士登臺,則是開天辟地頭一回。“索爵爺”作為行業盤古,當然不會在這等高端場合大談其蹩腳足球。
索斯蓋特對英國足球的最大功勞,在于他令團結成為素以不睦著稱的英格蘭隊更衣室的代名詞,將岌岌可危的三獅軍整合為冠軍挑戰者,且,持續8年之久。如何正確引導成長于互聯網時代的Z世代,走入他們的內心,不僅是無數管理者面臨的難題,更是時代議題。而年輕一代,又該如何抵御信息沖擊、激發個人最大潛力,且聽管理大師索爵爺箴言——《美麗足球:為年輕一代建立信念與韌性》。索爵由此延伸,探討信念的概念,審視團結的力量,并強調韌性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這個快速變化且充滿挑戰的世界中,對年輕人而言更是如此。
索斯蓋特提到,精神空虛,或者更直白地說,內耗,是當代年輕男性的共同困境。他援引英國社會公正中心在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報告內容指出:250萬英國孩童面臨家庭生活中的“父職缺位”問題,小男孩寧愿要一部手機,都不想跟父親同處一室。而日常缺乏正面男性榜樣激勵的年輕男孩,正在“面臨危機”。“我過去20年拜訪過的每位專家,無不提及男性榜樣對于男性成長過程的重要性。”
何出此言?54歲的熟男索爵表示:“年輕男性深陷精神困境。他們既承受著社交孤立,又面臨男子氣概認同和社會角色迷失的雙重擠壓。隨著現實社區和師徒關系的衰減,年輕男性于是畏怯退縮,不愿交流或表露真實感受。他們花費更多時間流連網絡,以期找到指引,結果深陷不健康的替代選項泥淖,諸如游戲、賭博和色情內容。”
“而這種空缺被一些新式‘標桿’趁虛而入,這些人毫不在乎年輕一代的切身利益。這些冷血冷情的毒瘤網紅操控輿論,以流量為唯一出發點,蠱惑迷茫的青年,讓他們相信,財富和強權即是成功,你要壓抑自身情感,且整個世界(包括女性)都站在他們的對立面。他們與年輕人需要的楷模相去甚遠。”
如何扭轉這種文化頹勢,為年輕人培養信念與韌性?索爵開出三劑藥方:身份認同、情感聯結和文化確立。
“人生第一課:我是誰?家族歷史、種族血脈,乃至國度、機遇和階級,都會參與解答。而在英格蘭隊,面對不同背景出身的球員,大家經歷、價值觀甚至身份各異,我最初接手球隊時,無人能夠回答:‘我們是誰?’于是我們開始定義。我們分享個人經歷,談論我們的國家、我們的名宿,以及我們的歷史地位。最終,我們知曉了我們的身份——一支自豪、多元、堅韌的球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并準備好在英國足球歷史中譜寫獨屬于我們的篇章。”
如何確定“我”或者“我們”是誰,索斯蓋特的答案是,就像大英國腳一般,既保留自己的故事,同時理解,小我是更廣泛敘事的構成,而這個敘事,先于你的降生而存在,也將長于你的人生壽數。
確立自我認同,然后便是建立情感紐帶:“初掌三獅帥印,球隊、媒體和球迷的關系,猶如三軌并行,互不交匯。我很清楚,要令三獅改命,強化三者的紐帶至關重要。我們決定對媒體更加開誠布公,以積極形式利用社交媒體展示內部情誼。球員和球迷有了更為堅固的情感和信任紐帶,也締造了充氣獨角獸的難忘記憶。最重要,也是最牢靠的紐帶,則在球隊之中。我渴望深入了解球員,花費大量時間交流他們的生活、愿望和恐懼。他們樂于對我、對彼此敞開心扉。球員都盼望集結。我們同喜同樂,這些舉足輕重的男人,對我推心置腹……甚至伏在我的肩頭哭泣。順便一提,這是好事。這是諸位年輕男性的重要參考。”
“長于數字時代的年輕人,理所當然會以為,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密相連。但我認為事實恰恰相反。可以給予你信念與韌性的真正紐帶愈發難尋。你可以坐擁百萬粉絲,但在困境之中尋不到一只援手。我們要確保,今時的青年不必獨自面對困境。記住,求助絕非軟弱,而是力量。”
既然你知曉了自己是誰,又與周圍建立了強有力的互信關系,接下來,便是塑造你生活環境的文化。“對我而言,文化風氣可被簡單定義為‘我們如何做事’。我要以身作則。場下,球員必須準時露面、刻苦訓練、虛心向學、服從安排;場上,我要求他們尊重對手和裁判,為球隊不遺余力。我讓凱恩和亨德森擔任隊副和隊長,不僅是因為他們的才能,還有他們在訓練場、健身房里展現出的職業精神,以及他們日常生活中的為人處世。他們正是我希望他人鏡鑒的更衣室標桿。假以時日,我們建立起隊內文化,鼓勵球員發揚主人翁精神——接納年輕人,而不是將他們視作局外人;不要嘲笑他人的失誤,而將其視作一個過程。”
以索氏三獅為鑒,社會同理:“領袖人物奠定正確基調,成為我們希望年輕人學習的榜樣。人性品格比社會地位更重要。對待他人的方式比掙多少錢更重要。價值觀同樣不可或缺,勇敢、謙遜、正直遠勝自私、貪婪、傲慢。我們今日培植的文化,將塑造繼承明日之人。我們都有能力培育這種文化風氣。個人層面的微小舉動,將引發更大層面的社會影響。這就是我們如何改變學校、職場和社區的方法。是的,我們的國家同樣如此。”
你什么都有,卻依然不是冠軍,是不是意味著,索斯蓋特和英格蘭隊,依然屬于失敗者陣營?索爵渴望糾正,主流風氣,或者說是毒性風氣,對于所謂成功的狹隘定義:“自然,足球世界,部分人認為,成功是一場零和博弈。只有一隊能夠加冕聯賽,只有一隊能夠問鼎世界杯。我同意,競技體育中,獎杯是一個重大標志。我希望我們登上歐洲之巔嗎?沒有人會比我更清楚答案。但即便在競技體育里,贏得金杯即是衡量成功的唯一標志嗎?”
索斯蓋特語重心長:“如果說我從我的足球生涯中學到了什么,那就是,成功遠不止最終的比分。它不是一條直線,更不是一蹴而就。”
“1996的失點,讓我明白現在的我們需要什么。2018的關鍵點球由戴爾主罰,他并非超級巨星,也不是常規點球手。區別在于,1996年,我走過30碼時,腦子里是注定失點的恐懼。2018年,戴爾走過同樣的30碼,伴隨的是一擊斃命的信念。”
“最后,我想告訴年輕一代,尤其是年輕男性:你們都將面臨屬于自己的點球時刻。對絕大多數人,不會在9萬人球場上演。或許是你考試成績不盡如人意的時刻;或許是求職被拒的時刻;或許是被人辜負的時刻。但在那一刻,你同樣面臨選擇:你要讓失望左右你的命運嗎?你要放棄嗎?還是重新起身,吸取教訓,繼續前進?這種選擇——建立信念和探尋韌性的能力——便是與眾不同之處。不僅適用于足球,不僅適用于體育,更適用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