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閆羽
英國媒體非常喜歡造夢,只要有強隊在賽季過去大半時依然能保持多線作戰,那么各種“三冠王”、“四冠王”的預測便會經常掛在嘴邊。不過美夢很少有成真的,并且來得容易去得也快。這不,一周前還是英超無敵、傲視歐洲的王者利物浦,一周內就連續丟掉了兩項杯賽的奪冠機會,而且是“越踢越糟糕”。
如果說點球大戰輸給巴黎圣日耳曼,還足以讓人為紅軍感到惋惜,畢竟對手也異常強大,于聯賽杯決賽被紐卡斯爾2比1擊敗,則基本屬于很沒面子的范疇,絕大部分時間紅軍很被動,僅在最后補時才勉強扳回一球。這甚至可以說是“斯洛特神話的破滅”——幾天之前,我們就用過“現原形”的標題,現在則肯定算是現得更加徹底。
當然,利物浦雖然走低,也遠不至于被天堂打到地獄。他們在英超的領先優勢還大著呢!阿森納追近了一點點,但依然有多達12分,在聯賽僅剩9輪的情況下,“大奇跡”幾乎是不可能的。另外關于聯賽杯決賽的告負,要為紅軍找一些借口似乎也輕而易舉,例如他們相比對手在精力上沒那么充沛——周中大戰巴黎120分鐘外加點球大戰,對所有人的肉體和精神都是巨大的消耗,而紐卡卻休整了6天。
另外對這座小獎杯的渴望,雙方大概也是有差別的。利物浦最近三年就拿過兩次,包括去年克洛普在英格蘭的最后一次奪魁,紐卡則已經70年未曾在國內杯賽中問鼎。但對于這一條,斯洛特的回答倒是出人意料的坦誠:也許70年來未曾奪冠讓人格外饑渴,但那是球迷的感受,球員的職業生涯也就15年左右,沒人會看輕任何一次奪取獎杯的機會。換言之,輸給紐卡不是因為對手“更想要聯賽杯”。
其實在某些方面,紐卡斯爾花在聯賽杯上的心思還是要超過利物浦的。正如喜鵲主帥埃迪·豪所言,半個月前0比2輸給紅軍,他故意沒有亮出全部底牌。然而反過來看,決賽上的紅軍也肯定沒有保留:除了傷員,斯洛特能派上場的主力全部先發了,然后做出的應對也算比較迅速。球隊丟掉第二球之后,利物浦主帥很快就做出第一次不太尋常的調整,換上努涅斯和柯蒂斯·瓊斯,換下若塔和科納特。
這兩對換人,一個是對位調整,另一個則是中場換中衛,意味著要么變陣,要么有人要換位置客串。結果后腰赫拉芬貝赫撤到了更靠后的位置,不算特別保守的選擇,但也談不上激進有創意。這里再聯想到科納特周中歐冠曾因“疲勞”在加時賽階段被換下,便更有種“利物浦其實沒招了”的感覺。在本賽季長期保持穩如泰山、游刃有余的狀態之后,紅軍也終于體驗到了英超對手們常有的力不從心。
科納特有些支撐不住,阿諾德更是直接休戰。而沒有“66號高速”的長傳輸送,薩拉赫也被牽連徹底啞火——90分鐘0射門、0關鍵傳球,這可是埃及前鋒在利物浦的頭一回。不過客觀來說,缺少阿諾德的實際損失倒也沒有那么夸張,因為中衛出身的匡薩此役在右閘位置至少還能有一些身體對抗,同時利物浦的問題也遠不止一處。就說薩拉赫,客場踢大巴黎的時候他也幾乎消失過,如今又來一回更嚴重的,只能讓人瞎猜這要么是齋月小問題,要么就是“合同年效應”真快要消失的大麻煩。
另外不談鋒線其他選手難扛大梁這種老話題,吹了大半賽季的“邁巴赫”中場組合也已然風光不再。對大巴黎,對面維蒂尼亞踢出了大師的感覺,這是因為葡萄牙后腰確實實力高強,也是因為硬挺了很久的紅軍中場已到極限。對紐卡,“邁巴赫”贏不了對抗,結局就是退一步護不了后防,向前又支援不夠,僅僅是無用的控球率表面占優而已。所以主帥斯洛特也是最快把它拆散的:第57分鐘換人后,赫拉芬貝赫換去踢中衛;然后第67分鐘麥卡利斯特被前鋒哈克波換下;到第74分鐘,赫拉芬也被換下。
回想過去幾個賽季,要求紅軍補強中場,尤其是提高中場(防守)硬度的呼聲一直都是很高的,但俱樂部的選擇大都是縫縫補補。從2022年的租借阿圖爾,到上賽季低價引進遠藤航,再到本賽季重新開發赫拉芬貝赫,行動沒斷過但談不上有很大力度。在斯洛特的精打細算之下,紅軍“湊活過”也在聯賽獲得了很好的回報,但若要一直湊活下去,眼前的溫布利之敗就是嚴重警告。
中衛、右后衛、右邊鋒、中場……利物浦有隱患或者缺陷的位置不少,只是之前還算控制得不錯。另外還有本場遭到高空碾壓的左后衛——鑒于羅伯遜缺少隊友支援,他并不能算是輸給紐卡斯爾的罪魁禍首,但31歲的蘇格蘭人確實巔峰已過,無法獨立支撐紅軍的稱霸夢想。就此羅伯遜本人亦在日前承認:“顯而易見的是,我們的當中有好些人已經三十幾歲了。”
截至目前,合同到2026年到期的羅伯遜還沒有自己正在為利物浦上演“最后一舞”的想法,他也認為球隊接下來不需要太巨大的改變。但改變無疑是必須和必然的,尤其是利物浦還有三大主力的續約問題懸而未決。在賽場內,紅軍本賽季的任務只剩下好好踢完英超聯賽,不能讓煮熟的鴨子飛了,而賽場外,應該開始執行的計劃肯定不該是“下賽季繼續靠同行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