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乒羽記者 李婷
“我是鄭思維,她是黃雅瓊,我們是雅思組合,我們是最佳拍檔。”當鄭思維在職業生涯最后一場國際比賽攜手黃雅瓊奪冠后,他自豪地說道。
今年11月29日,鄭思維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宣布總決賽后退出國際賽場,并表示這是奧運會前就做出的決定。很多人覺得,“雅思”組合剛剛在巴黎問鼎奧運冠軍,還處在職業生涯的巔峰,鄭思維也不過27歲,同為混雙選手的女隊友黃東萍比他大兩歲,也還奮戰在新周期,他怎么就戛然而止了。
就像鄭思維說的,這并不是一個突如其來的決定,無論巴黎奧運會“雅思”是否登頂,都不影響他做出這樣的決定,成為奧運冠軍,當然是圓滿地離開,未能如愿,也會帶著些許遺憾開啟人生新篇章。
對自身有著清晰規劃的鄭思維希望將更多的時間放在家庭上,作為運動員里結婚生育較早的選手,鄭思維25歲時就當了爸爸,現在27歲也有了第二個孩子,如果繼續奮戰在國際比賽的一線,是一定無法兼顧家庭的,這不是鄭思維所希望的。
此外,雖然27的年齡對于羽毛球選手來說還是當打之年,比如傅海峰就在33歲的時候拿到了自己第二枚奧運金牌,但鄭思維的打法非常消耗身體,一直被傷病困擾的他再堅持一個四年也未必一定能夠維持在絕對的高度,此時離開,未嘗不是一個合適的時間點。
而對于國羽混雙來說,缺少了鄭思維和“雅思”,自然是一種損失,但黃東萍/馮彥哲奧運會后狀態一直很好,蔣振邦/魏雅欣也是年輕一代的佼佼者,這兩對組合目前也位居混雙世界排名前兩位,所以鄭思維的離開,也不會動搖混雙作為國羽優勢項目的“根基”。
說到鄭思維,就不可避免提及黃雅瓊。“雅思”之所以會被這么多球迷留戀,之所以會在總決賽的最后一舞這么受到關注,就是2017年配對至今,二人所取得的一切成績,都是彼此支持、相互配合奪得的,“雅思”,缺一不可。
2017年11月,國羽教練組嘗試讓鄭思維/黃雅瓊搭檔,二人在首個國際比賽澳門公開賽就一鳴驚人奪得桂冠,此后兩站同樣問鼎冠軍,甫一攜手便以三金的成績震驚了世界羽壇,可謂出道即巔峰。
東京奧運周期,“雅思”兩奪世錦賽冠軍,但當他們以頭號種子身份征戰首次奧運之旅時,決賽的內戰輸給了以往交手記錄劣于自己的王懿律/黃東萍,以兩分之差無緣奧運金牌。東京奧運會后的世錦賽,依然作為頭號種子,“雅思”首秀爆冷輸給中國香港組合張德正/吳詠瑢,于是“雅思”遭遇職業生涯滑鐵盧,面臨“拆對”的危機。
2022賽季前幾個月,鄭思維和黃雅瓊分別和年輕隊友搭檔征戰,但這樣的結果是,鄭思維在后場沒有了進攻的威力,黃雅瓊前場的組織能力也無法更好地兌現,于是三站比賽的嘗試宣告失敗,“雅思”重組。
再度攜手后,便開啟了真正“見神殺神”的恐怖能量,重新出發的亞錦賽到年終總決賽,“雅思”足足拿到了十站比賽的桂冠,世界排名重返第一。2023賽季,他們更是拿下亞運會、總決賽和三個1000級別賽事冠軍,真正傲視群雄。
再一次的奧運賽場,鄭思維/黃雅瓊終于圓夢,奧運賽場內外,二人收獲的不僅是奧運金牌,鄭思維有妻兒伴在左右,黃雅瓊收到了男友劉雨辰的求婚,無論事業還是情感,“雅思”都美滿了。
而讓小說劇本都不敢寫的是,四個月沒有攜手,再站上總決賽的賽場,首輪失利后卻開始一路的逆襲,直至最終登上最后一個冠軍領獎臺。攜手并肩的七年,鄭思維/黃雅瓊將職業生涯的冠軍數在杭州定格到了45個。鄭思維說:“我們的第一場比賽就是冠軍,最后一場比賽也是冠軍,只有我們,只有雅思能夠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