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閆羽
3比0大勝克羅地亞,西班牙在本屆歐洲杯的首秀可以說非常完美,但完美之中其實也有一點點瑕疵,那就是羅德里曾經在禁區內絆倒佩德科維奇送出點球。那粒點球被烏奈·西蒙撲出,隨后的補射被判無效,西班牙藉此保住金身,卻也留下了爭議。當然,這算不上是斗牛士軍團的問題,而是當值主裁和VAR裁判組的問題。在大賽首日的判罰處理廣獲好評之后,讓人不爽的“迷之判罰”還是很快就來了。
關于本屆歐洲杯的VAR,歐足聯進行了兩項重要調整:其一是把VAR小組從4人精簡到3人,減少溝通環節以期加快節奏;其二就是規定現場大屏幕要播放對VAR介入結果的解釋,也就是說不只是告訴你“有沒有點球”、“是否紅牌”,還會把原因給列出來。比如在開幕戰德國大勝蘇格蘭的比賽中,現場屏幕就曾明確提示為什么德國隊的第一粒點球被改判(犯規地點在禁區線外),以及菲爾克魯格的第二粒進球為何無效(德國9號越位)等等。
介入理由明確,判斷標準清晰,在新舉措的加持下,歐洲杯的VAR馬上有了種讓人心服口服的感覺。有人在社媒上稱贊:“這才是VAR該有的樣子。”也有英國球迷打趣:“果然有問題的不是VAR,是PGMOL(英格蘭職業裁判公司)。”但好巧不巧,執法西克一戰的裁判組和視頻裁判組,正是來自英國的英超老熟人——奧利弗在場上吹哨,阿特韋爾則是遠程監控室里的主導。
至于那次“爭議判罰”,克羅地亞人的點球補射被判無效并無爭議,正如現場大屏幕所示:“(判罰)間接任意球。攻方14號球員在(點球)罰球前已提前進入禁區。”格子軍團的確違例在先。但問題在于點球判罰的附帶懲罰——奧利弗只給了羅德里一張黃牌。而在很多球迷看來,西班牙后腰在根本不可能越過對手拿到皮球的情況下從后犯規,理應享受“紅點套餐”。
那么從規則的角度來講,這次判罰究竟是否正確?關于點球的條文是這么寫的:“如果是在意圖爭搶球權時造成的犯規,犯規球員將遭到警告(黃牌)。除此以外的所有犯規,如拉扯、拉拽、推搡、沒有觸球的可能性等情況,都必須將犯規隊員罰令離場。”
如此看來,奧利弗似乎還真是判得輕了一點,但也有業內為其辯解,表示當值主裁的決定并無明顯過錯。比如ESPN的裁判專家就解釋道:在IFAB(國際足球聯合會理事會)此前對規則進行調整,確定“沖球去”只會點球加黃牌之后,紅點套餐的出現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事實上只有比較惡意和非常明顯的行為才會被出示紅牌,“沒有觸球可能性”的實際意義和它字面上的意思有差距,裁判的主要判斷標準還是有沒有拉拽或者推搡。
“兩個賽季前這肯定是紅牌,但現在就沒那么明確了。”照ESPN的說法,英格蘭裁判組的決定并沒有太大問題,無論是主裁出示黃牌,還是VAR決定不推翻。不過就算沒有出現原則性的錯誤,也不妨礙大家繼續黑這幾位裁判一把,誰叫他們前科多呢?像阿特韋爾在剛剛過去的這個賽季就曾搞出“一場漏三點”的名局,身為視頻助理裁判在諾丁漢森林客場0比2負于埃弗頓的比賽中有如睡著了一般。
當時阿特韋爾曾氣得諾丁漢森林在社媒上公開指責裁判公司,而現在他則和奧利弗一道為本屆歐洲杯增添了新段子,比如“VAR一直運行得很順利,直到PGMOL的小伙子們來了。”又或者“VAR是一項杰出的發明,但英國裁判毀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