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無論如何,莫塔換阿萊格里,不但對尤文,對整個意甲,都是一個標志——教練層換代了。
14年前,43歲的阿萊格里,作為一名完全沒背景的非豪門出身少帥,成功踏上AC米蘭舞臺,從此六獲意甲冠軍,取分破千成為歷史第一人,執教期間歐冠連續出線(直至上賽季中斷),代表著這13年里意甲教練的最高水平。
但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前浪總要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中年之后的阿萊格里,日趨保守,雖有尤文假賬假薪妄圖歐超等客觀因素,球隊人心渙散,球員水平參差,但阿萊格里確實也無法再讓球員振作起來。
這種情況下,只能求變,包括換帥,換球員,推倒一切,徹底重新來過。
求變的尤文,需要怎樣的教練?答案:孔蒂。
這不是說孔蒂本人,而是說,孔蒂式少帥。他必須像孔蒂,而且必須年少。
為什么?因為少帥才敢于嘗試,才能帶來新的活力。隨著家族財團持續的輸血填坑,來年尤文已經不需要再為虧損嚴重的財務買單,目標已經變成求新求變。
13年前,處于歷史最低谷的尤文,幸運地找到了孔蒂,孔蒂也不負眾望,一舉拿下三連冠。不管孔蒂日后與尤文破裂敵對,他是尤文復興第一功臣,終究是事實。
那時,焦頭爛額的尤文撲到極點,完全找不到方向,不知道什么樣的教練合適。孔蒂只有一年時間,如果不行,他會與費拉拉、扎切羅尼、德爾內里一個下場。
然而孔蒂成功了,他具備什么特征,使得他不同于前任們?
性格上,孔蒂比較沖動熱血(但日后看并不魯莽),容易與球員打成一片,點燃主場情緒,事實上他也確實把自己視為球員中的一份子,球員只有情緒起來,才踢得好球。
論出身,孔蒂具備尤文DNA,而且踢球時是尤文多年的老隊長,當時陣中還有與他一同踢過球的隊友,對他執教環境大為便利,能夠立即被球迷所接納。而且孔蒂作為多年冠軍球員,畢竟帶有一股霸氣,這恰恰是當時尤文渾噩多年,球員失落已久的。孔蒂上來就向球員灌輸“我們是尤文,你們又是神馬東西”的思維,加上他極善點燃主場的個性,使得球員一下從渾噩變得嗷嗷叫。
此外,孔蒂在底層浸泡多年,對教練基本功能駕輕就熟,而且有踢球的經驗,深知掌控更衣室要訣。不像費拉拉、皮爾洛,雖有DNA,執教履歷一張白紙,一個完全的新丁上來就開大船,不翻才怪。
這一切,都確保了孔蒂的成功。再加尤文先天的物質條件優勢,使得成功如湯潑雪。
比起這些先決條件,踢什么陣型,是三后衛還是四后衛,是不是高位逼搶的“先進技戰術”,其實根本不重要。
當今意甲,有沒有“孔蒂”?有!——德羅西。
沒有比德羅西更像孔蒂的了。踢球時代多年的隊長,熱血上頭的性格,容易被球員球迷接受的DNA,而且同樣踢球是中場出身(這個位置確實成為“戰術大師”的概率較大),盡管他只有意乙斯帕爾半年練手經歷,但基本執教的技戰術能力、更衣室掌控要求,他都已經沒有問題了。羅馬在德羅西手里完全變了個球隊,與德羅西的“技戰術”毫無關系,恰恰是因為德羅西有如當年孔蒂一般,給球員帶來新鮮感、嗷嗷叫的士氣和服眾的掌控力。
事實證明,羅馬其實需要的是德羅西這樣血液中帶著俱樂部傳承基因、敢于嘗試的新鮮人,而不是裝神弄鬼的演員,動輒拍胸脯pua球迷“怎能不愛”,動輒把球員圍攏一圈“咱們沒輸跟我走”的場景表演,然并卵。
除了不是俱樂部DNA,莫塔的其他條件與孔蒂、德羅西幾乎差不多,都是中場出身,已經在底層練過手,長期踢球時作為名將熟悉更衣室掌控,而且,莫塔確實帶出了個人的技戰術特色。
莫塔取代阿萊格里,德羅西徹底推翻演員,預示著意甲會以新的40出頭的少帥為主力,未來十年會是莫塔、德羅西這一批人的天下。而作為意甲第一豪門,尤文應該在這樣的潮流中,扮演領頭角色。
文/晁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