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夢新時代,青春更精彩。”這是首屆學青會的主題口號。新時代下,學青會足球賽也在孕育新的生機。
北緯39度,靠近渤海灣的一抹綠蔭,唐山南湖城市足球廣場,第一屆學青會(公開組)男足十五歲至十六歲預賽正在進行。C組和D組,因分別由以第一屆中青賽U15冠軍山東泰山為班底組建的濟南隊和以2023年中國足協青少年足球錦標賽(會員協會U16組)冠、亞軍廣東足協一隊和二隊球員混編組隊的廣州隊領銜而人氣頗高。但相比這些有著專業背景的代表隊,一批學生軍的表現更有新意。
以石家莊二中實驗學校B隊為班底組建的石家莊隊,在D組預賽第二輪3比0擊敗天津隊
延續中青賽“打破壁壘”
首個比賽日,廣州隊就險些翻船,僅在點球大戰險勝石家莊隊,后者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學生軍。“球隊班底就是石家莊二中實驗學校B隊。”主教練劉博介紹,這不是他們第一次與專業隊同場競技,兩個月前,球隊剛從第二屆中青賽U17組預賽出線。
但參加學青會,感受略有不同,“首先這是全國大賽,各代表隊加倍重視,自然考驗更大,同時有更多機會與專業隊交手。”參加中青賽預賽時,他們只遇到北京國安一支職業俱樂部梯隊,其余場次都是學生軍踢學生軍,“想要更大的鍛煉,就得打到全國總決賽。”劉博表示。可在唐山,預賽中的廣州、天津,都是具有很強的專業背景。
劉博直言,對陣廣州堪稱今年以來鍛煉價值最大的一場球,“所有過程都是收獲。對手可是全國冠軍級別,過程肯定非常艱苦。”賽前,他樂觀地以為是五五開,“沒想到踢成了三七開,場面相當被動。”但劉博說,這段經歷之于孩子們就是一筆財富,“尤其在自信心上。”結果次戰面對天津,石家莊隊3比0獲勝。
另一小組的合肥隊也是學生軍,但他們不是集中在同一所學校。“這可能就是隊伍解散前的最后一次大賽。”領隊張軍告訴記者,因奪取省運會冠軍,球隊獲得學青會資格,“這批孩子是幸運的,參加全國大賽,這樣的機會很難得。哪怕今后不走職業路,他們也見過大世面,對足球的理解,也會得到一些升華。”
“學生軍”合肥隊球員都是來自當地各學校,他們在本次學青會預賽中絲毫沒有畏懼
此外,成都隊、深圳隊、重慶沙坪壩區隊也都有著一定的校園足球色彩。去年中青賽上線時,就是以面向全體青少年,打破參賽壁壘為宗旨。如今,學青會也在延續這個思路。
走職業之路的參照系
對這些學生軍,學青會還起到一個參照系作用。張軍說,“這是一個測試與職業球員差距的機會。”據他介紹,在合肥隊,還是有一兩名球員想走職業路,“真踢得好,一定會有人在這次比賽中發現他們。”張軍和他的老搭檔孟一賓,曾培養出高玉男、樊超等國青球員,“但他們走得早,剛上初中就離開了安徽。”現在,伴隨學青會和中青賽打破壁壘,小隊員們有條件晚幾歲再做選擇。
成都隊中場胡宇辰就是這樣。初中時,他的學習成績常在年級前十,但小胡很喜歡踢球,上高中后,毅然前往成都青訓中心發展,恰好成都足協又很重視體教融合,“專門有老師到基地上課,也有各種考試考級。”領隊李云峰介紹道。之前,成都足協03/04年齡段已有胡荷韜、木塔力甫?依明卡日等4人進入成都蓉城一線隊,“也有很多人最終走學業路,讀大學。”
對胡宇辰這一類人,李云峰認為,學青會就是一個丈量與職業梯隊差距的平臺,“如果踢得好,應該會繼續走下去,但也有人踢得不好,可能產生其他想法。”特別是學青會報名比較集中,各代表隊都盡可能匯聚最強人馬,“這項賽事規格很高,最早是城運會,屬于傳統賽事,各地方都非常重視,比賽競爭異常激烈。”
成都隊中場胡宇辰(紅,21號)期待在學青會中收獲更多經驗
第一屆學青會(公開組)足球賽以U18和U16作為兩個年齡段,恰好對應高考生和中考生群體(U16組部分球員為高一生)。溫州隊教練許利欽直言,“這兩個時間點上,都需要做決策,孩子們到了一定的年齡,終究面臨選擇。想走職業,依據就是在全國大賽的表現,與那些頂級職業梯隊球員差距大不大?”
實際上,學青會還設有校園組比賽,分為大學和高中兩塊。其中,大學組可允許符合一定條件的職業球員參加,需保證入學時間在報名職業聯賽之前。學青會本身就是由原全國學生運動會和青運會合并而成,它的精神,旨在推動新時代青少年和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有益探索。現在的方向是,體育與教育,亦可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