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原創
伯利成為切爾西主席后,除了已在轉會市場投資4.6億英鎊瘋狂引援,還有一大奇觀便是新援們的一份份超長合同,給年輕球員續約也是如此,動輒簽上七八年。昨夏,韋斯利·福法納從萊斯特城加盟,令人初步見識了7年半合同。冬窗迄今新援中,穆德里克簽約8年半,巴迪亞希勒和最新加盟的馬杜埃凱7年半,達維德·福法納6年半附帶續約1年條款,倒是最年輕的安德里·桑托斯據說只簽了5年。
伯利的政策借鑒自美國體育,比如他參與其中的棒球。普遍認為,在藍軍這樣做,原因之一是利用攤銷規則,攤薄每賽季賬目上的支出,以應對財政公平審查。而去年夏天,伯利剛掌權,就看到呂迪格和克里斯滕森這樣的大將免費離隊,也是刺激他祭出長約戰略的誘因之一。
不過,弊端也顯而易見。長約會不會令球員感覺旱澇保收,損失幾分進取動力?而且,即便是年輕球員,也存在無法適應球隊的可能。如果用不上,又賣不掉,超長合同自然作繭自縛。
媒體把相關問題拋給藍軍主帥波特,泥菩薩過江的他當然不能反對老板,“如果你找到了正確的球員、正確的人,那(長期合同)就有很大積極面,因為你在培養他,為他投資。對球員和我們來說,這都成了一項長期工程,相互協作。順利的時候,你得到了很好的資產,俱樂部也受到合同長度保護。俱樂部想走這條路,我顯然會盡可能支持?!?/p>
但波特也坦言,超長合同確有風險,“沒有什么是理想當然,不存在魔法公式。每個決定,你都應該謙虛承認我們并不掌握全部答案。我們無法預見未來,你只能根據專業知識盡可能猜準一點。我們簽的都是年輕球員,他們剛開始職業生涯,很有抱負,來這里不是爭四,而是爭冠的。但,有沒有不存在風險的人生?沒有。你做任何事都有風險,新援有可能不成功,你必須對這一點及其后果心知肚明。”
在英格蘭足壇,人們倒是也見過2006年法布雷加斯與阿森納續約8年、2018年德布勞內和凱恩分別與曼城和熱刺續約6年。而2005年,剛躋身巴薩一線隊的梅西則簽過一份9年合同。但像切爾西這樣將長約普適化的,前所未有。
有人好奇:聽說國際足聯規定球員合同年限不得超過5年,切爾西豈不是違規了?
理論上,對于超過5年的合同,國際足聯也許可以不承認其效力。不過,FIFA設置了一條限制性條款,“任何其他期限的合同,唯有符合相關國家國內法的規定,方被準許?!?/p>
英國法律中,并沒有關于合同長度的規定,英足總規章也沒有相關條款。法律專家亞歷山大·克拉克表示:“英超規則明確規定,球員合同可以是任意長度,所以并無國內足球規則阻止8年合同。英超其他俱樂部也有不少長約案例,以保護俱樂部的投資和未來轉會費利益?!?/p>
看上去,沒人有權阻止伯利的長約戰略。他只需風險自負。他應該知道,即便阿布時代的引援中,也有盧卡庫、莫拉塔、巴卡約科等沒打出來的球員,俱樂部在嘗試卸貨時遇到了不小困難。試想,如果盧卡庫拿著一份8年合同,該是多么令人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