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駐意大利記者 王勤伯
任何新上任的主教練都會說自己需要時間,他們確實需要時間,皮爾洛也一樣。
但足球又是一個以時間決定一切的運動。90分鐘內你贏不了對手,無論其中20分鐘踢得怎樣好也毫無意義。半個賽季在積分榜上無法沖到前列,主教練就有下課危險,無論他的規劃有多宏偉和美妙。
此時此刻,要否認皮爾洛的教練潛質是一件格外容易的事情。成績擺在那里,尤文圖斯的表現也擺在那里。但回頭想想,在皮爾洛上任之前,難道不是很多人都對皮爾洛執教有過幻想?既然踢球的時候是一個中場大師,是球場上的指揮官,是球員里的教練,為什么他不能成為一個好教練?
在眾多批評里,我比較欣賞著名評論員斯孔切蒂的看法:皮爾洛缺少對球員的基礎課教育。這一點是他做得遠不如前任薩里之處。
斯孔切蒂以尤文圖斯客場2比2對羅馬的第2個丟球為例:當時尤文圖斯在左路獲得任意球,庫盧塞夫斯基的傳球選擇方向錯誤,非常方便對手攔截并發動反攻。瑞典人也勇敢地試圖截下皮球,但沒有能夠阻擋對手的反擊。
在斯孔切蒂看來,這種定位球的處理,正是薩里會重點對球員進行交代的。皮爾洛作為一個偉大的球星,或許他認為很多細節對于球員是不言自明的,例如任意球應該怎么罰、如果在進攻的時候處理好一些細節,一旦丟球能形成最好的保護。
過程準備細節化,恰恰是現代足球發展到今天的一個重要特點。在過去的年代,對細節斤斤計較一絲不茍的往往是弱隊,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有希望贏球。但是在今天的足球世界,細節對于整體占據強勢的豪門同樣致命,因為對手今天的資源遠比過去豐富,光是專人錄像分析這一塊,就可以找到很多的戰術破解辦法。
到底哪些細節確實不言自明、不需要教練婆婆媽媽、哪些又是必須指出的呢?這就是考驗一個主教練的地方?;蛟S在青年隊執教過是比較有益的經歷。皮爾洛剛剛成為尤文圖斯U23主帥立即跳級成為一線隊主帥,可以視作他的教練生涯的一個短板。
今天的名帥,不管是草根還是球星出身,很多人都有過在青年隊(青訓營)執教的經歷,例如圖赫爾、納格爾斯曼、瓜迪奧拉、齊達內、加斯佩里尼、小因扎吉,還有過去的薩基、卡佩羅。馬爾蒂尼等人甚至回憶,當年卡佩羅在AC米蘭青年隊執教的時候,很多人就意識到此人會是一個偉大的教練。
上面列舉的教練,很多人在青年隊執教的時間相當長,加斯佩里尼在尤文青訓營干了9年,小因扎吉從拉齊奧少年隊開始執教,在成為拉齊奧一線隊主帥之前,一共有6年青訓教練經歷。
在青年隊執教對于前球星來說,是一次重要的和現實碰撞的經歷,它讓人學會溝通和講解的技巧,哪些內容必須指出,哪些必須形成戰術紀律,哪些講一次就足夠,哪些需要反反復復不厭其煩地強調……很多對于一流球星不言而喻的細節,卻是必須細致向年輕人講述的,否則他們真的就是不懂,或者是不能及早養成好習慣。
另一類像阿萊格里、孔蒂這種在低等級聯賽球隊、小球隊開始教練生涯的前球員,也經歷了類似的必修課。小球隊和青年隊一樣,好教練可以讓球員得到巨大的提高,細節的處理正是考驗一個教練能力的地方。
一線隊的球員不是小孩,并不需要主教練叨叨絮絮面面俱到的講解,但他們也絕對不是已經完全定型的球員。足球訓練的一個目的,恰恰是因為每個人永遠都還有提高的空間。尤其是庫盧塞夫斯基這種其實仍然是青年隊球員年齡的小孩,更多的雕琢打磨是必須的。
從尤文圖斯和克羅托內、維羅納的比賽看,以皮爾洛的球隊并不太出色的場上表現,如果一些細節處理更好一點點,全取3分是絕對可以做到的。
有很多的中場丟球、禁區內包抄不到位、防守漏人片段,當然可以說是球隊仍然在尋找默契,但更重要的是細節方面的布置和要求并不夠。球迷批評足球,常常會在排兵布陣、技戰術思路上發表看法,但從足球比賽本身來說,細節的處理常常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就算皮爾洛最終從尤文圖斯下課,我也不會認為他不適合做教練,皮爾洛對足球的理解必定超越了很多人,否則他不可能成為球星皮爾洛。對于教練皮爾洛來說,真正的尷尬或許在于,現在要想再回青年隊去補那么一堂教練基礎課,已經不可能了,或許皮爾洛此刻急需的是一個像當年輔佐里杰卡爾德的副帥滕卡特一樣善于發掘和講解細節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