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 張奔斗
25歲的突尼斯一姐賈貝爾打球很有創造力和觀賞性,現世界排名也在前40位。為了參加本周在美國舉行的萊克星頓賽,她可是費了老鼻子勁。
原計劃是先從突尼斯飛巴黎再轉機紐約的,但因為天氣原因,從巴黎飛往紐約的航班備降了底特律。當她和教練終于換乘航班飛抵紐約時,已經比原計劃晚了7個小時。這一路不僅要嚴加防護,即便沒有疫情,肯定也已是人困馬乏。但他們還得立即上路,從紐約開車終于抵達了肯塔基。
好在賈貝爾爭氣,首輪淘汰了美國本土選手麥克奈莉,賽事之旅得以延續。而且不管怎樣,接下來還有辛辛那提和美網大賽,千難萬險辛苦跑美國一趟,至少可以連續參加數項賽事。
網球作為一項非常國際化的運動項目,所謂“主場優勢”有沒有呢?多少總有一點,但體現得肯定不如很多其他項目那般明顯。但疫情讓這個世界不是走向融合而是走向了割裂,加上職業網球對于球員國際旅行的嚴重依賴,“主場優勢”這個因素無形中被放大了。
比如美國這一串幾項賽事,美國球員自可以本土作戰,以逸待勞,比起其他國家的球員少了很多麻煩和擔心。而站與站之間的地點轉換,也可以依靠自駕,反正美國本來就是“車輪上的國家”嘛!
歐洲和其他地區的球員可就不同了。賈貝爾算是一個較為極端的例子,就拿英國好手孔塔來說,她是從倫敦直飛了芝加哥,然后再開車來到萊克星頓。打完這站賽事后,她和團隊還將開車自駕到紐約參賽,她也直言,此舉是為了盡可能避免在機場和飛機上與人接觸的機會。
不過,主場優勢的最大體現,還是能夠參賽本身。美網賽的退賽名單已經越來越長了,其中不乏納達爾、哈勒普、斯維托麗娜、貝爾滕斯、瓦林卡等多位高排名大牌球星,而他們多以歐洲球員為主。美國球員就不必糾結了,家門口的賽事,還能不參加嗎?以至于小威的教練莫拉托魯警告:“別把美網賽辦成了美國的國內錦標賽!”
當然,等到北美硬地賽季結束,賽事轉向了歐洲紅土賽季,那么歐洲球員參賽就非常方便,到時候退賽的很可能就是美國和其他非歐洲國家的球員了。不過,對于那些參加了美網賽后轉道歐洲參加紅土賽季的歐洲球員來說,雖然是回歸大本營,但肯定又要經歷好一番折騰,但這也是球員為了多參賽所做出的的個人選擇。
這樣說下來,中國球員就比較凄慘——美國和歐洲都前后不靠,今年的中國賽季又早早被取消了,沒了主場優勢,參賽量和獎金等各方面肯定受損。
當然啦,即便是擁有主場優勢,并不代表著就可以不那么小心謹慎,畢竟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實在是太強了。小威在萊克星頓站的賽前發布會上就表示,她一直小心翼翼地生活在“塞雷娜安全氣泡”(Serena Bubble)里,“我從3月初就開始保持社交距離了,我一直非常非常小心,‘塞雷娜氣泡’中的每個人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有時候我都覺得我做得太過了,不過現在我們不得不如此。”
你看,女皇就是女皇,喜歡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一切,連安全氣泡都是塞雷娜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