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周報全媒體特約記者 茅為安
維特爾決定離開法拉利是一個早就預見的結果,比起一個強勁的隊友,得不到必要的支持和承諾令他失去留在馬拉內羅的 “渴望”。只是這一天,比意大利車隊預計的來得更早。
2018年馬奇奧內去世之前決定舍棄萊庫寧、提拔勒克萊爾,已經是給維特爾的信號。結果,“墨菲定律”又在他身上發生。上賽季,當摩納哥人從法拉利車隊和車迷們心中每贏到一分,就是讓他的四屆世界冠軍隊友失去一分。
蒙扎的周末,維特爾從周三下午在米蘭教堂前仍然受到擁戴,到周日下午只能成為年輕隊友的陪襯。賽后,德國人與星光閃耀的勒克萊爾隔著領隊比諾托而坐。對他來說,因低級失誤受到拷問并不是大事,令他心寒的是車隊高層淡化了勒克萊爾在排位賽里沒有按約定給他創造尾流去搶桿位。
維特爾不是沒有抗爭過,他在新加坡跑出了完美的關鍵圈,硬生生地從勒克萊爾手里搶到勝利;他在俄羅斯拒絕以簡單的方式讓過隊友;他在巴西本可以輕松地在直道上超過去,卻采取更激進的方式,仿佛是要示威……
的確,維特爾和法拉利曾經都有意繼續合作。德國人不是不能接受一定程度的降薪,只是他想要一份長期的合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證明法拉利對他仍有長期的承諾。但是意大利車隊沒有顯出足夠的誠意。
于是,他可以預見自己會被漸漸邊緣化,而曾經他是多么希望能像舒馬赫一樣圍繞自己打造團隊,帶領躍馬奪冠,就像舒馬赫在法拉利的鼎盛時代、漢密爾頓從2014年至今,以及維特爾自己在紅牛的四連冠時期,都是圍繞車手建立的核心團隊發揮了作用。
回頭看來,從維特爾與法拉利接洽到現在的7年里,他歷經了4位掌門人(迪蒙特澤莫羅、馬奇奧內、現任法拉利主席埃爾坎和公司CEO卡米萊利)、3位領隊(馬蒂亞齊、阿里瓦貝內、比諾托),沒有一個人可以讓他感受到所需要的支持和鼓勵。哪怕他離開紅牛多年,直到今天紅牛賽車顧問馬爾科還是他堅定的支持者。
去年下來,德國人可以感覺到馬拉內羅內部的人心,漸漸向比他勒克萊爾靠攏。此時,一份短期的合約,顯然傷到了他的尊嚴,讓那顆已經出現傷痕的披上紅色戰袍的初心更不可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