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茜司雅杰爭女臺“第二人” 張家齊亞運要拿兩金

體壇+記者譚彥嘉楠報道
8月9日,中國跳水隊公布的16人亞運名單里,奧運冠軍任茜的名字位列其中,但這并不代表著她就能站上雅加達亞運會的賽場。在小將張家齊已經鎖定一張女子10米臺的亞運門票后,剩下的那一張,將在她和司雅杰中間產生。而為了這“第二人”的人選,中國跳水隊也將首開先河的進行兩個單人的“PK”,時間定在了8月23日,隊伍出征雅加達的頭一天。
原本,任茜已經失去了女子十米臺的入場券,但為了確保女子10米臺的金牌不會旁落,隊委會決定讓她和司雅杰再戰一場,這也讓“茜茜公主”經歷了從落選到重燃希望的巨大心理落差,“不可思議,沒想到能進到名單。”在亞運選拔的前兩站的比拼中,來自北京的14歲小將張家齊表現得相當穩定,均拔得頭籌,在獲得世界杯參賽資格的同時也提前鎖定了一個亞運會資格,而她也不負眾望在武漢世界杯上成功登頂。轉站汕頭,連軸轉的張家齊依舊是單雙人雙線作戰,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她的好狀態,在和掌敏杰拿下女子雙人10臺桂冠后,又在單人比拼中牢牢將第一的排名保持到最后。
而女子10米臺的另一張入場券的競爭則在任茜和司雅杰之間展開,在前兩場隊內選拔賽中,兩人各獲得一個第二和一個第三,汕頭冠軍賽成為決定兩人“命運”的關鍵戰役。結果有些意外,還沒上決賽場,任茜提前“倒”下了,在預賽發揮失常的她提前告別的冠軍賽,而司雅杰則與張家齊順利會師決賽,最終收獲銀牌,在三站選拔賽中排名第二。按照選拔規則,司雅杰成為女臺“第二人”,落選的任茜一度傷心落淚。
但如今事情峰回路轉,任茜還有機會成為那“第二人”,如果她能在23日的PK中勝出,又能將體重控制在標準范圍內。“體重是一項硬指標,你在有成績的前提下,體重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標準。”領隊周繼紅直言司雅杰和任茜的“PK”戰除了要參照成績,體重也被納入到考察范圍之中。
“我覺得對我來說是蠻公平的,沒有想到還有這樣的機會,畢竟前面的選拔賽是自己沒有跳好,但最后還能夠再獲得這樣的機會單獨跟小司比一場,自己感覺還是蠻好的。”在之前的選拔中落敗,與其說任茜輸給了對手,不如說她輸給了自己,這幾年她始終沒有頂過身體發育帶來的身體和心理上的沖擊。00后的她在14歲那年一舉取代兩屆奧運會冠軍陳若琳拿到喀山世錦賽女子單人10米臺入場券;2016年,才15歲的她用自己那還有些稚嫩的雙肩扛起了捍衛中國跳水隊王牌項目輝煌的大旗,站上了里約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那時的她跟現在的張家齊一樣,小小的個子,身輕如燕。可是隨著每個跳水女運動員都必須經歷的“發育關”來臨時,她盡管已經做好準備但已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為了控制體重,每天都不吃晚飯的她體重還是蹭蹭往上漲,還有那身高,已然沖過了1米65大關,如今的她是女臺選手里名副其實的“小巨人”。
“控制體重和成績哪個更難?”面對這道選擇題,任茜坦言這兩點都很難,“都不太容易完成,體重減下來以后控制上比較難。而成績方面,選拔賽輸了以后心理上可能會有起伏,沒有那么強的自信,但也沒有辦法。”
進入名單但又不代表能站在亞運會的舞臺上,這對于任茜和司雅杰來說都有些殘酷,但這就是競技體育,“還是很值得的,不給自己留遺憾。”如今還充滿未知的亞運對于任茜來說意味著什么?“還是跟平時比賽一樣,盡可能保持平常心吧,雖然波折多了一點,但我自己的經歷也會增多,經歷多了收獲也多了。”
任茜和司雅杰是女子雙人10米臺的搭檔,攜手拿下世錦賽冠軍,走上單人賽場兩人又是對手,同場競爭很多年。年長任茜3歲的司雅杰在2013年就獲得了女單世界冠軍,同一年任茜進入國家隊。五年間,司雅杰輸多勝少,2015年喀山世錦賽女子10米臺,任茜第二,她第四。2016年里約奧運會,任茜奪金,她奪銀。可隨著任茜陷入發育關卡,兩人又回到了同一水平線,同樣面臨著“橫空出世”的14歲小丫張家齊的沖擊。
如今兩人只有一人能站上雅加達的賽場,談及自己與任茜之間的“PK”,司雅杰倒也很坦然,“我的優勢在于身體發育已經完成,目前狀態總體比較穩定,體重也控制得比較穩定,能再往下減一點就更好。但我在水花上差一些,我的水花目前壓的不是比較平,這也是我的劣勢所在。”如果在與任茜的“PK”中落敗,司雅杰將失去亞運會的資格,也將無緣衛冕女子10米臺的桂冠, “如果沒能入選,心情上難免會有影響,但我自己不會因此失去信心,雖然目前比較忐忑,但相信命運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通過這種競爭來收獲更多的經歷。如果有機會站上亞運會的賽場,我一定會全力以赴,目標嘛,每一場比賽都有收獲和積累就行。”
張家齊是三人中年齡最小的,卻是如今中國隊的女臺“第一人”,雅加達之行將是她第一次站上綜合性大賽的賽場,對此小妮子直呼很開心,“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績。”張家齊說的好成績就是要拿下女子10米臺的單雙人兩金。“現在體重控制得挺好的,目前這段時間都沒有影響。我很期待跟朝鮮和馬拉西亞選手的正面PK。”盡管張家齊還沒有像兩位師姐那樣受著“發育關”的折磨,但是她也因為長個碰到了些麻煩,“最近長高了一點,所以技術方面不太穩定。就感覺翻得慢了,連接的時候時間長了。”張家齊說她從6月的汕頭冠軍賽回來,個子長了又五六公分,“最不適應的時候感覺做動作節奏慢了,然后翻不過來。”問她著急嗎,小丫頭搖搖頭,“還行,不是特別著急。我相信自己能調整過來。”張家齊說雖然個子長了,但是亞運目標不變,“自己的目標不能變,其他的改變就行了。”
總局將這次的亞運會定位成為東京奧運會練兵,那么對于將東京奧運會列為職業目標之一的張家齊來說,她希望通過這個比賽收獲什么?“除了金牌,希望還能得到經驗,因為女子跳臺有競爭力的選手都在亞洲,所以如果比好了能給自己積累一份寶貴的經驗。”張家齊笑言,如果完成了曁定目標,她希望得到獎勵,“還是芭比娃娃,兩枚金牌,兩個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