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奔斗:法網暴力小魔女 是無知者無畏的原始力量

因為本屆法網期間正手擊球73英里的平均時速比女單冠軍奧斯塔彭科還少了3英里,男單世界第一穆雷已被群嘲了好幾天。雖說小姑娘拍拍暴打的球風,與穆雷推拉抽削的多變手法其實并不能同質化比較,但也足以說明這個剛剛過完20歲生日的拉脫維亞女孩兒,球風是多么剛猛暴烈。
“暴力小魔女”,這是女單決賽之后詹俊給奧斯塔彭科起下的美名。他評點道:“奧斯塔彭科代表了新生代球員強力網球的一個極端,而以往強調攻守平衡的模式會受到動搖。”
的確,觀看奧斯塔彭科的比賽,無論炮彈得分還是離奇失誤,都來得酣暢淋漓,也引發觀賽現場一陣陣驚呼。簡單地說,奧斯塔彭科的球風就是——大力猛掄,掄上對手就得死,沒掄上……就只能算自己的咯!
所謂攻守兼備,所謂攻防俱佳,所謂戰術體系多變而豐富,這些曾經絕對的褒義詞,在奧斯塔彭科蠻不講理的球風面前,都被一掃而空。有記者曾經詢問奧斯塔彭科,當A計劃行不通的時候,她是否還有B計劃。她答道:“我的B計劃就是A計劃。”按照傳統理念,這顯然是球商不高的體現;但在新新人類開創的新時代,這卻簡單粗暴而有效。哈勒普賽后也點評對手:“她只有一種節奏。”但可怕的是,這卻是一種令對手無比畏懼的單一節奏。
這場決賽的技術統計,便是這種觀點的最好證明。在哈勒普6比4率先贏下的第一盤中,她只打出了1記直接得分,非受迫性失誤也只有2個;而奧斯塔彭科的得分和失誤之比,卻分別是14和23——這是多么鮮明的對比!全場比賽,哈勒普能夠在三盤中將失誤控制在只有10個,是她七場比賽的最低值,應該說已經做到了極致,然而直接得分卻也只有8個。奧斯塔彭科呢?制勝分與非受迫性失誤均高達54個。
奧斯塔彭科戰術體系的核心理念,并非僅僅強調高得分,而是不懼高失誤。大多數球員在連續出現失誤時會感覺恐慌,轉而打得保守,但奧斯塔彭科說:“我會繼續努力打出攻擊性,通常也只有這樣,我才會找回進攻的感覺。”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慢速紅土是最有利于防守型球員發揮的天堂。然而,奧斯塔彭科的成功,為女子網球的未來指明了方向;更為可怕的是,紅土還是她最不擅長的場地類型,她最擅長草地和硬地。其實回頭想想,過去這十年出頭的法網女單冠軍,從小威到莎拉波娃,從海寧到庫茲涅索娃以及伊萬諾維奇和穆古拉扎,當然還有我們中國的李娜,都是進攻性球員的代表。
而與此同時,也只能嗟嘆,那些防守起家的頂尖高手們,她們的好時光恐怕真的已越來越遠。從沃茲尼亞奇到拉德萬斯卡再到哈勒普,她們或是因為打法或是因為身體條件受限,從來就不具備重型攻擊武器;她們雖都曾來到過大滿貫決賽,卻始終無法邁出那最后一步,這恐怕是有深層原因的。哈勒普此次在決賽先下一盤而第二和第三盤又都是率先取得破發的大好局面下,最終痛失大滿貫首冠和登頂世界第一良機,不知她未來還能不能再得到小威、莎娃和阿扎倫卡統統缺席的大滿貫奪冠機會了。
說到前世界第一沃茲尼亞奇,她狀態回春打回世界前十固然感人,但她面對奧斯塔彭科已四戰全敗,很能說明問題,她的防守反擊在蠻不講理的猛攻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在兩人三次泥地賽交手查爾斯頓、布拉格和本次法網八強賽中,奧斯塔彭科面對丹麥女郎分別轟出40個、70個和38個制勝分。70個!
在一屆眾多名將缺席的法網賽上,卻是一位世界排名第47位的年輕人贏得了冠軍,更瘋狂的是,她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冠軍就是大滿貫冠軍!能夠一路擊敗奧運冠軍普伊格、斯托瑟、沃茲尼亞奇、巴辛斯基和哈勒普一眾名將,能夠在決賽第二盤只差一分就將0比4遙遙落后的情況下神奇逆轉,應該說,奧斯塔彭科帶來的,是一種只屬于年輕人的無知者無畏的原始力量。
讓我們用哈勒普的一句話,來總結面對奧斯塔彭科會是一種多么無助的感覺吧!“當那些球被她掄上時,我在場上就感覺自己是場邊的觀眾”